中国判处两名向证券交易公司泄露数据的政府官员入狱,有人担心,这起案件可能危及经济透明度和辩论。
这两名相对低层的官员(一名来自国家统计局,被判处五年徒刑;另一名来自中国央行的研究所,被判处六年徒刑)被判泄露经济数据罪成,这些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胀、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以及信贷数据。
据称,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从相关券商得到金钱和其它好处,券商据称利用这些信息在官方数据发布之前预测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走势。四名证券行业官员也已被拘留,接受讯问。
“国家宏观经济数据提前泄露,危害经济运行秩序,干扰市场公平竞争,影响政府公信力,从而使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中国最高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李忠诚周一在北京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国,向券商出售官方数据的做法多年来普遍存在,市场往往在官方数据公布之前很早就呈现走势。
但中国金融行业有人担心,这两人被判的重刑,可能使别的公务员和金融专业人员不敢公开讨论自己对经济的看法,生怕触犯法规。
法庭是根据中国不甚透明的《国家保密法》判处孙振和伍超明徒刑的。
中国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杜永胜周一警告记者称,如果他们违反中国法律,他们也将不得不“承担法律后果”。
“有的境外媒体偷梁换柱,夹带私货,以引用我国政府官员在某些公开场合发言为名,将我国涉密经济数据对外披露,”杜永胜表示。“有的境外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我国经济部门和金融证券行业的从业人员核对求证他们的预测数据,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中国一些银行家和经济学家私下(因担心他们可能面对官方的行动)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们对打击向券商泄露数据、从而以牺牲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而谋利的官员表示欢迎。
但他们表示,较重的刑期和动用模棱两可的《国家保密法》意味着,分析师和记者今后将更难及时获得有关中国经济的准确信息。
[来源]FT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