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当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东京表示世界正处于“历史上少有的转折点之一”的时候,他指的是全球经济。但美国总统此言也可用来描述国际政治。
“空军一号”昨晚降落在上海,开启了奥巴马对中国的首次访问。当前人们普遍认为,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地位将长期下降。
奥巴马已明确表示,他将中国的崛起视为一个潜在的积极动态。与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将中国形容为“战略竞争对手”相比,他在东京的讲话形成令人宽慰的对比。奥巴马将于今晚抵达北京,与中国领导人展开为期两天的会谈。
然而,如果说奥巴马对美国最大债权国的访问似乎象征着全球实力平衡的转移,那么中国不愿扮演更重要的领导角色,将削弱其正在上升的国际影响力。
尽管美国总统将利用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努力推动中国作为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从气候变化,到全球经济失衡,乃至核武器扩散),但他很可能会发现,他的东道主对自己的新的突出地位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奥巴马在东京的演讲中,对自己的中国政策作了迄今最完整的阐述。他明确表示,美国将不会试图遏制中国,称中国不是威胁。
奥巴马表示:“对国际社会而言,一个强大、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可能是力量的源泉。”
“我知道有许多人对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存有疑问,但……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实力无需成为零和游戏,各国无需担心其它国家的成功。发展相互合作的领域——而不是角逐势力范围——将为亚太地区带来进步。”
奥巴马措辞缓和的演讲,将受到北京方面的欢迎。中国政府高级领导人乐于看到自己目前获得的全球关注。他们的自信还源于中国从全球经济危机中迅速复苏。
然而,就连美国官员也不预计,奥巴马接触中国的努力会立即产生成果。
华盛顿尼克松中心(Nixon Center)的中国研究主管唐安竹(Drew Thompson)表示:“这次访华之行的意义并不在于具体成果,”他所说的具体成果,就是具体的公告。“对奥巴马总统而言,此次访问是要建立关系、坚持执行既定政策,是一次得到实地感觉的机会。”
甚至在抵达中国之前,奥巴马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论坛峰会最终声明中谈及汇率政策的地方,就发现自己与胡锦涛产生争执,这表明中国政府在其访问期间对汇率问题不会做出多少让步。由于近几周美国政府针对中国输美商品采取措施,奥巴马还可能面临中方对贸易问题的严厉质问。
奥巴马将督促中国在阿富汗扮演更大角色,并在朝鲜和伊朗政权发展核武器计划问题上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但中国官员和学者没有看到有迹象显示,中国政府将愿意在这些问题上做出重大承诺。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教授时殷弘表示:“美国希望中国在大多数问题上有所作为,但中国能做到的远远低于美国的期望。”
奥巴马还将在美国对台军售和西藏政策上面临中国的压力。由于中国政府在奥巴马访问前夕拘留或监视数十名异议人士,奥巴马将面临谈论人权问题的微妙任务——既不冒犯东道主,又不留下软弱的印象。
奥巴马在东京表示:“为我们珍视的基本价值观大声疾呼,美国从来都不会动摇,其中包括尊重所有人民的宗教和文化,但我们仍然可以本着合作、而非敌意的精神讨论这些问题。”他将会希望如此。
译者/君悦
[来源]FT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