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拒绝与控制着市场的中国机构签订新的交易协议,全球很多大型银行事实上被关在了中国规模不大但增长迅速的衍生品市场之外。
这种僵局导致外资银行在当地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份额直线下落,削弱了它们扩张在华利率、外汇及信用衍生品业务的雄心。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控制着国内衍生品市场的绝大部分。
它们要求在中国国内注册的外资银行从全球总部获取合约担保,以防范交易违约,然后才同意与之在衍生品市场进行交易。
一位驻中国的西方银行家表示,这种要求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对外资银行必须首先在中国注册的要求是一种嘲讽”。由于问题的敏感性,这位银行家要求不透露姓名。
上述要求进一步表明,在金融危机导致一些欧美机构破产之后,中国内地官员对待西方同行采取了更加自信的态度。
“他们索要的担保很难提供,” 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亚洲主管基思•诺伊斯(Keith Noyes)表示。“现在事态陷入了僵局。”
市场参与者称,最近几个月,人民币/外币互换交易额较7月时的日均34亿美元大幅缩减,主要就是因为这种僵持局面。
此前,自中国2005年取消了盯住美元的长期汇率制度之后,外汇互换交易额迅速增加。
中国内地银行是以今年3月颁布的衍生品监管新规为由,提出上述要求的。
译者/何黎
[来源]FT中文网
|